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动物血液生化检查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

浏览:231发表时间:2024-11-14 08:25

动物血液生化检查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


十八、血氨(Blood ammonia,NH4)

正常血液中只有微量的氨,多数动物血氨浓度低于60µmol/L。 从肠道吸收的氨, 经肝脏转化成尿素。如果肝脏转化能力降低, 血液中氨浓度升高, 就引起了肝脑病。检验必须用EDTA抗凝,采血后在30分钟内分离血浆检验。

㈠生理性增多: 见于采食高蛋白食物、运动之后和血样品长期贮存。

㈡病理性增多

1.急性或大面积的肝坏死、肝纤维化或硬化、肝肿瘤、门脉硬化。永久性静脉导管,门腔静脉分路沟通(见于犬、猫、犊牛和驹), 大量血流不通过肝脏, 肝脏变小。

2.出血性休克、肾衰竭(肾血流减少)、上消化道出血、反畜动物氨中毒。

3.先天性酶缺乏, 即犬尿素循环酶和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缺乏。

(一) 血氨减少

见于低蛋白性食物和贫血。

 

十九、血糖(GLU)

血糖主要是指血液中葡萄糖,它来源于食物、糖的异生作用和肝糖原分解。成年犬禁食24—72小时,幼犬6小时,肝糖原即被耗完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能调节血糖。

㈠增多

1.尿中出现尿糖,一般动物血糖得超过10.1mmol/L(180mg/dl), 牛得超过5.6mmol/L(100mg/dl),才出现尿糖。

⑴胰岛素缺乏: 糖尿病。

⑵严重应激(内源性皮质类固醇释放): 反刍动物的全身性应激、牛乳热症、垂死的动物。

⑶治疗原因: 输液中含有葡萄糖。

2.无糖尿的增多。

⑴暂时的高血糖症: 饲喂后、挣扎、捕捉、疼痛(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, 葡萄糖也可能由于过量利用而降低)、惧怕和兴奋(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)、应激(内源性的皮质类固醇的释放)。

⑵内分泌紊乱: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垂体功能亢进、垂体肿瘤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胰腺炎、嗜铬细胞瘤。

⑶治疗原因: 皮质类固醇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、吗啡、噻嗪类利尿药物。

⑷慢性肝脏疾病,乙二醇中毒。

⑸马疝痛: 疝痛时血液中葡萄糖升高, 血糖高于11.2mmol/L(200mg/dl), 病情严重; 高于16.8mmol/L(300mg/dl), 病畜将死亡。

⑹溶血(人为的)。

㈡减少

新生动物小于是1日龄,血糖一般较低。爱玩的幼龄动物有暂时性低血糖,成年犬猫血糖低于2.8mmol/L,即为低血糖。

1.增加葡萄糖转化。

⑴胰岛素过多: 胰岛素剂量大, 胰腺机能性β细胞瘤。

⑵糖的过量利用: 严重挣扎(包括捕捉)、严重感染和热性疾病、全身的或大面积的新生瘤、妊娠(母羊妊娠中毒)、泌乳(乳牛酮血症)、猎犬狩猎作业时。

⑶过量葡萄糖丢失: 严重肾性糖尿病。

2.营养不足: 仔猪低血糖症、饥饿、幼犬特发性低血糖。

3.减少葡萄糖的生成或分泌: 肠道不吸收、进行性肝病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、甲状腺功能降低、垂体功能降低和糖原贮存病。  4.延长血清和红细胞的分离和样品的处理(人为的)。每延长1小时,  血糖减少近10%,所以最好在采血后20--30min内检验。

 

二十、葡萄糖耐量试验 ( Glucose tolerance test)

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

正常动物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,在短时间内血糖暂时升高,随即降至空腹水平,此即叫做耐糖现象。当糖代谢紊乱时,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,血糖急剧升高,较迟久不能恢复到空腹水平,称为耐糖异常或糖耐量降低。

实验前让动物停食12小时, 给水喝至实验开始。马剂量每kg体重1g葡萄糖。把葡萄糖溶解在温水中, 配成20%溶液口服。口服前和口服后30、60、90、120、180、240(犬猫只到240)、300和360min各采血一次, 测血糖水平。

    正常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参考值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服前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   4.7±0.6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服后(min) 30        6.7±1.2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60        8.2±1.2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  90        9.3±1.5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120        9.9±1.6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180        9.5±1.8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240        8.4±1.5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  300        7.0±1.5mmol/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360        5.6±1.2mmol/L

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,正常马口服葡萄糖后120min,血糖水平达最高水平,360min时基本上恢复正常(马血糖参考值3.6—5.8 mmol/L)犬猫按1.75g/kg,配成25%葡萄糖溶液口服,正常犬口服后30--60min,血糖水平可达8.96mmol/L高峰,经120-180min恢复正常。        

病理性变化。

1.耐量降低  在预定时间内,血糖水平过高或不能恢复到空腹水平。

⑴吸收峰过高(如马二小时水平)。

①增加吸收率。

②增加了糖原分解或糖原异生作用, 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。

③肝无能力形成糖原, 见严重肝损伤。

④胰岛β细胞破坏,胰岛素分泌减少,如糖尿病。

 ⑵恢复到正常水平变慢。

①胰腺内分泌机能不足,分泌胰岛素减少。

②垂体肿瘤。

2.耐量曲线低平   指空腹时血糖水平低,口服葡萄糖后,血糖水平上升不明显。

⑴较差的吸收率, 见于小肠绒毛萎缩、小肠绒毛和固有层坏死, 以及小肠固有层水肿。

⑵肾上腺皮质机能降低、甲状腺机能降低、垂体机能降低、大量胰岛素分泌(见胰岛β细胞肿瘤)。

⑶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(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壁)。

㈡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。

静脉注射剂量正常马为0.25g/kg体重,犬为0.5 g/kg, 注射后一般不到2.5小时(多为90min), 血糖恢复正常。如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,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, 可以诊断是肠道吸收异常, 还是葡萄糖转化利用异常。葡萄糖转化利用异常,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, 血糖恢复速度加快, 或注射二个半小时以后, 血糖还恢复不到正常。引起血糖持续高水平的原因有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严重肝脏疾病。

 

二十一、胆固醇 (CHOL)

胆固醇分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,胆固醇酯占70%左右。游离胆固醇由肠道吸收及肝脏、小肠、皮肤和肾上腺合成。胆固醇酯只能在肝脏合成。因此,分别检验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,对诊断肝脏疾病意义较大。参考值:犬、猫CHOL10-42mg/dl

 ㈠增多

1.高血脂症。

⑴饲喂后血脂增多。

⑵增加脂肪的动用: 重症糖尿病、厌食(小型马)、饥饿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(Cushing's病)、脂肪组织炎(猫)。

⑶降低了脂蛋白脂酶的活性, 胰脏急性坏死(胰岛素分泌减少)。

⑷降低了脂肪分解代谢, 甲状腺功能降低(碘缺乏,约三分之二患犬胆固醇增多)。

⑸原发性不明原因的高血脂症, 见小型马高血脂症和驴怀骡产前不吃,犬猫高脂血症。

2.肝胆系统疾病: 见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。胆固醇只有在胆管堵塞(结石、肿瘤、寄生虫)时, 静力压很大增加的情况下才增多,但此时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比例不变。

3.肾病综合征(蛋白丢失性肾病)、增殖性肾小球肾炎、肾淀粉样变性。

4.白肌病和钩端螺旋体病。

㈡减少

1.减少了摄取: 低脂肪饲料、胰腺外分泌机能不全(影响了消化)、肠道不吸收、严重营养不良、严重贫血。

2.减少了产生: 进行性肝脏病、慢性肝病、肝硬化、门腔静脉分流等,此时胆固醇酯减少的尤其明显。

3.增加了丢失和分解代谢: 蛋白质丢失性肠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。

4.严重败血症、热性传染病、进行性肾炎。

 

二十二、甘油三酯TC

血清脂类包括胆固醇、胆固醇甘油三酯(中性脂肪)和游离脂肪酸。为了便于运输,游离脂肪酸和白蛋白结合,其它脂类则与蛋白结合,形成血清脂蛋白,根据脂蛋白成分含量不同及其密度、表面电荷不同,将脂蛋白分为四类:乳糜微粒(CM)、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)和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。高脂血症实际上是四类脂蛋白比例失衡造成的。甘油三酯犬猫的参考值10-265mg/dl

(一)血脂生理性增多,见于怀孕、吃食后4—6小时或吃脂肪多的食物、长期饥饿。因此,检验样品最好用食前样品。

(二)病理性变化

1、高脂血  (1)原发性:见于自发性高脂蛋白(血液中甘油三酯最高,多见于小型Schauzers)、自发性高乳糜血(犬和猫)、脂蛋白酶缺乏症(猫)、和自发性高胆固醇血;(2)继发性:见于甲状腺机能降低、糖尿病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胰腺炎(尤其是猫)、胆汁淤积或胆道阻塞、肝功能降低(急性肝炎、肝坏死和肝硬化)、马传染性贫血、肾病综合征、驴怀骡和母羊怀孕中毒;(3)药物诱导:糖皮质激素、雌激素、醋酸甲地孕酮(猫)。

2.甘油三酯(TG)增多,见于采食物后或饥饿,犬甲状腺机能减退、糖尿病、肾上腺机能亢进、胆管堵塞、胰腺炎、肾小球疾病、猫肝脏脂肪沉积综合征、猫肥胖症、猫肢端肥大症、猫乳糜微粒过多症、猫抗甲状腺治疗、白发性高脂血症及原发性脂蛋白血症。

3.减少   见于急性感染、严重贫血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肝硬化、胰脏疾病和肠道疾病等,使脂酶活性增加。

4.高脂血能使血清总蛋白、白蛋白、球蛋白、总胆红素、葡萄糖、钙和磷的检验值增大。使脂酶、淀粉酶、ALT、AST、ALP的检验值减小。

 

二十三、胆汁酸(TBA)

胆汁酸(TBA)主要由胆酸、鹅去氧胆酸、去氧胆酸和石胆酸组成。正常犬猫饥饿时,血清胆汁酸浓度,犬为0.0-15.3μmol/L,猫为0.0-7.6μmol/L。食后2小时,犬为0.0-20.3μmol/L,猫为0.0-10.9μmol/L。

肝脏利用胆固醇为原料合成胆汁酸,称为初级胆汁酸,包括胆酸和鹅去氧胆酸。初级胆汁酸进入肠道后,经细菌作用,胆酸转变为去氧胆酸,鹅去氧胆酸转变为石胆酸,称为次级胆汁酸。次级胆汁酸在肠道吸收后,在肝脏内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甘氨胆酸、甘氨鹅去氧胆酸、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,它们称为结合胆汁酸。结合胆汁酸随胆汁分泌入肠道,在肠细菌作用下,水解脱去甘氨酸和牛磺酸,成为游离胆汁酸。在回肠末端约95%胆汁酸又被吸收入肝脏,在肝脏又和甘氨酸及牛磺酸结合,形成结合胆汁酸,又分泌入胆汁到肠道,称为肝肠循环。胆汁酸具有促进脂质食物及脂溶性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作用。检验胆汁酸能反映肝细胞合成、摄取和分泌功能。一般在饥饿12个小时或食后2小时检验血清含量,后者较灵敏。

1.病理性增多

一般饥饿12小时,血清胆汁酸大于20μmol/L,食后2小时大于25μmol/L,通常表示有肝胆疾病。

(1)肝细胞损伤: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炎、明显的肝坏死、肝肿瘤;(2)胆汁阻塞(肝内或肝外);(3)先天性或后天性门腔静脉分流;(4)用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物治疗,有时也增多。

2.减少 见于(1)胃排空迟缓、肠蠕动增快、肠道阻塞、严重的肠道吸收差和切除回肠。

 

二十四、丙氨酸转氨酶  (ALT)

丙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(GPT),ALT大量地存在于灵长类、狗和猫的肝细胞里, 怀疑这些动物肝细胞损伤时, 应检查此酶。横纹肌细胞里也含有此酶,横纹肌损伤时ALT值增加不会超过正常范围3倍,肝细胞损伤时可超过正常范围3倍以上。马、牛、羊和猪的肝细胞里只含有少量丙氨酸转氨酶, 有时即使肝细胞损伤,此酶活性也不增多,所以不适于用此酶来检验这些大动物的肝损伤。犬猫ALT正常范围不超过80U/L。一般ALT增多与肝细胞损伤严重性不呈正相关,200--400U/L可能表示有中等程度肝坏死或肝细胞损伤,400U/L以上表示肝脏有严重坏死。肝脏坏死或损伤停止后,此酶活性仍升高1—3周。犬此酶的半衰期为60小时,猫比犬短些。腹泻、黄疸、腹水,精神不振和厌食,以及难以诊断的疼痛时,应检验此酶。正常参考值:ALT1-66U/L

㈠增多

在急性肝炎和类固醇性肝病时,ALT活性可达5000U/L。

1.原发性肝细胞和胆系统疾病。

⑴传染性疾病。

①病毒性: 犬传染性肝炎、猫传染性腹膜炎、马传染性贫血。

②细菌性: 钩端螺旋体病、杆菌血红蛋白尿、其他细菌引起的菌血症、败血症、肝脓肿和胆管肝炎。

③寄生虫: 蛔虫、肝片吸虫。

⑵肝毒素性疾病: 毒血症、外源性肝毒素(砷、四氯化碳)、马血清肝炎、碘化吡咯生物碱中毒。

⑶新生瘤: 肝瘤、胆道癌、淋巴肉瘤、骨髓痨及骨髓增殖疾病、转移性新生瘤。

⑷堵塞性疾病: 胆管炎、肝细胞胆管炎、 胆管堵塞(胰腺炎、新生瘤、纤维样变性、脓肿、寄生虫和结石)。

⑸肝脏自然或手术或外伤。

⑹慢性活动性肝炎: 免疫反应性肝炎、肝脂肪代谢障碍、不知原因肝炎。

⑺贮藏性紊乱: 犬铜贮藏过剩(多见于伯灵顿更犬、多波曼犬、斑点犬和西高地白梗)。

2.代谢性紊乱与继发性肝疾病。

急性胰腺炎、糖尿症、应激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肾脏综合征、毒血症、饥饿或长期厌食、不吸收综合征、酮血病和各种原因肝脂肪沉积症(肥胖猫多见)、猫甲状腺机能亢进。

3.循环紊乱与继发性肝疾病。

心脏机能不足、心肌梗死、门腔静脉分流沟通。严重贫血、缺氧、休克。

4.药物治疗。

多种药物可引起ALT活性增加,如:皮质类固醇、抗生素(红霉素、氯霉素)、抗惊厥药(扑痫酮、苯基巴比托),但在猫则少见。

㈡减少

一般无临床意义,但肝纤维化或硬化可能减少。

 

二十五、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 (AST)

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(GOT),AST主要存在于所有家畜的肌肉、肝脏和心肌中, 少量存在于肾、脾、脑和红细胞中。犬和猫AST活性都小于100u/L。犬AST半衰期12h,猫的较短.

㈠增多

1.生理性增多, 见于劳动或训练和活动之后。

2.病理性增多。

⑴肝胆系统疾病: 相似于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, 但是增多没有它们明显。

⑵骨骼肌肉疾病。

①损伤和坏死: 挫伤、褥疮、肌肉内注射、蛇咬伤。

②肌炎: 梭菌性疾病、化脓细菌性感染、嗜酸性粒细胞性肌炎。

③挣扎性紊乱: 严重或支持性训练、捕捉、麻痹性肌色素尿症。

④绵羊和犊牛的营养性肌病, 如白肌病和维生素E缺乏。

⑤犬变性肌病。

⑶心脏损伤和坏死。

⑷非特殊性组织损伤。

①所有器官的一些增加性细胞损伤: 马肠道并发症、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。

②败血症、慢性铜中毒、黄曲霉毒素中毒、疝痛。

⑸延长血清与红细胞的分离和溶血(人为的)。

[6]结合ALT和CK的升高:

①ALT升高,AST正常或轻微升高,有轻微可逆性肝损伤;

②AST和ALT都明显升高,表明有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或坏死;

③AST升高,ALT正常或微升高,不是肝脏问题,如果CK升高就是肌肉损伤。

㈡减少

维生素B6缺乏和大面积肝硬化。

 

二十六、碱性磷酸酶  (ALP)

碱性磷酸酶存在于骨骼、肝脏、胆道上皮和小肠粘膜, 还有脾、肾脏皮质部、胎盘和一些肿瘤细胞。在pH10.5时, 测量的是从骨骼和胆管来的碱性磷酸酶; 在pH9.5时,测量的是小肠碱性磷酸酶。犬肝脏和骨骼的同工酶半衰期为3天,而肠、肾和胎盘仅为3--6min。正常猫血清此酶活性比犬低、肝脏的此酶半衰期为5.8小时,其含量仅为犬的四分之一。因此,有人认为猫此酶活性稍有增多,就有临床意义。正常参考值20-150U/L

㈠增多

1.肝胆系统疾病(包括肝脏的碱性磷酸酶同工酶1)。见于胆管新生瘤、胆石病、胆囊炎、胆囊破裂。肝脏见于胆管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铜贮藏病、肝破损、肝纤维化、肝肿瘤(淋巴瘤、血管肉瘤、肝细胞肉瘤、转移性癌)、中毒性肝炎、黄曲霉毒素中毒。猫肝脂肪沉积症和传染性腹膜炎。 但是当胆结石存在, 有明显的静力压增加时, 碱性磷酸酶增加更明显, 如胆结石时胆汁郁滞紊乱。

2.皮质类固醇过多  见于狗包括肝脏碱性磷酸酶同工酶2。

犬猫见于应激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。外源性皮质类固醇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,诱导引起的肝脏疾病,有时可高达60—70倍。

3.增加了骨骼成骨细胞活性   生长发育动物(比成年动物高2—3倍)、骨折愈合、全骨炎、骨软化、佝偻症、骨骼新生瘤(骨的同工酶)、猫甲状旁腺机能亢进、饮食中维生素D缺乏等,通常可高2--4倍。

4.引起高脂血和脂肪肝的疾病  如糖尿病、猫甲状腺机能亢进、急性胰腺炎。

5.新生瘤: 淋巴肉瘤、混合乳腺瘤、肉瘤、癌。

6.饲养含蛋白少的日粮。

7.小肠碱性磷酸酶增加, 见肠粘膜疾病: 腹泻、寄生虫、手术后局部缺氧。

8.药物。

①抗惊厥药物: 二苯乙内酰脲、扑痫酮、苯妥英钠、苯巴比托,一般轻微生高或生高2—4倍。

②杀虫药: 迪尼耳丁。

9.钩端螺旋体病、埃立希氏体病、肠阻塞。

10.样品在室温放置12小时, 可增加5%-30%。

㈡减少

见于锌缺乏、甲状腺机能减退、用EDTA作抗凝剂时(人为的)。

 

二十七、乳酸脱氢酶 (LDH)

LDH主要存在于骨骼肌、心脏、肾脏,其次是肝脏、脾脏、胰腺、肺脏、肿瘤组织等,红细胞内含量也极丰富。因此,乳酸脱氢酶升高无特异性。大多动物血清LDH活性为200-300U/L。鸟类和爬行动物常用于诊断肝病,其他动物用的较少。

乳酸脱氢酶至少有五种同工酮(Isoenzymes):

1.LDH1──存在于心脏、红细胞、脑和睾丸。

2.LDH2──存在于平滑肌、心肌、脑、肾、骨骼和甲状腺。

3.LDH3──存在于肺、胰脏、肾上腺、脾、胸腺、甲状腺、淋巴结、白细胞。

4.LDH4──存在于皮肤、肝脏和肠道。

5.LDH5──存在于骨骼肌、肠道、皮肤和小肠。

㈠增多

1.年青动物。

2.组织细胞损伤: 肝脏损伤和胆汁淤积性疾病(见丙氨酸转氨酶和山梨醇脱氢酶),以及骨骼肌肉(见天门冬氨酸转氨酶)、肾、胰脏、心肌、淋巴网状内皮细胞、红细胞(溶血性疾病)等损伤。

3.新生瘤(特别是淋巴肉瘤)、白血病、弓形体病。

4.延长血清和红细胞的分离和溶血(人为的)。

㈡减少

脂血症(人为的)。

 

二十八、肌酸激酶(CK)

肌酸激酶也叫肌酸磷酸激酶(CPK),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肉、心肌和脑组织。CK有三种同工酶:脑型同工酶 (CK-BB,CK1)主要存在于大脑外周神经,脑脊液和内脏 、肌型同工酶 (CK-MM,CK3) 主要存于骨骼肌和心肌,和混合型同工酶(CK-MB,CK2),混合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,骨骼肌中仅含少量。正常参考值:CK30-200U/L

㈠增多

1.骨骼肌肉疾病,见肌肉损伤、肌炎坏死、手术、肌肉注射、蛇咬伤、猪应激综合征和白肌病。

2.心肌损伤和坏死。

3.大脑皮质炎症或坏死,马霉玉米中毒,维生素B1缺乏等,脑脊髓液中肌酸激酶升高。

4.甲状腺机能降低时,10%-50%病例升高,以及甲状旁腺机能降低、钩端螺旋体病、铊中毒。

5.绵羊采血后, 不分离血浆或血清、超过四小时后, 酶值将升高, 超过24小时后, 升高的最快。

㈡减少

延长样品的贮存, 如马此酶的半衰期约2小时,牛为4h (人为的)。

 

二十九、γ-谷氨酰转移酶(GGT)

GGT旧称r-谷氨酰转肽酶(r-GT)。此酶存在于肝脏、肾小管、胰脏和肠。血液中GGT主要来自肝脏。马和反刍动物参考值小于60u/L。新生幼犬猫的GGT,有时比成年犬猫高10--20倍。

病理性增加: 小动物胆固醇沉积症、肾疾患(尤其是肾病)、皮质类固醇增多、抗惊厥药物治疗、肝炎、肝中毒、胆汁郁积或胆管堵塞(肝内或肝外)、硒缺乏、慢性肝功能不足、胰腺炎等。门腔静脉分流沟通,GGT有轻微增多。

犬血清ALT和GGT活性同时升高,表明肝脏有损伤或坏死,同时有胆汁淤积。GGT和ALP活性同时升高,表明肝内或肝外胆管堵塞或损伤,胆汁淤积。

 

三十、淀粉酶

淀粉酶(Amylase, AMY)存在于胰腺、肠粘膜和肝脏中。脂酶(Lipase, LPS)存在于胰腺和肠粘膜中。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胰腺中。

1、临床上何时选择两种酶检验

患病犬猫,尤其是肥胖犬猫,同时具有呕吐,腹痛,非腐败性炎性腹腔渗出物,黄疸或从前曾患有胰腺炎。

2、淀粉酶

(1)参考值    不同实验室或不同仪器及不同检验方法,所得出的检验值不完全相同。

犬:371~1503U/L

猫:531~1660U/L

(2)血清AMY增多   见于①肾小球过滤性能减小,也就是肾功能不足,多见于氮血症,此时AMY可增多2~3倍。②胰腺炎时,尤其是急性胰腺炎,其酶值可达3000~6000U/L,甚至更高。另外,AMY增高还见于胰腺坏死和脓肿、胰腺管堵塞、胰腺肿瘤等,其值可达到2000~3000 U/L。但慢性纤维化胰腺炎,其酶值基本上正常。而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时,虽然AMY在参考范围内,也不能排除有胰腺炎存在的可能性。另外,血清AMY增多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。③肠粘膜疾病时,如肠穿孔或破裂、肠炎、肠扭转、肠阻塞等,其酶值也可高达2000U/L。④皮质类固醇过多时增多,见于皮质类固醇(尤其是地塞米松)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,以及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应激等。⑤肝脏疾病和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也有所增多。⑥猫血清AMY增多对诊断胰腺炎意义不大,诊断猫胰腺炎用腹部超声图像和类胰蛋白酶反应性检验较有意义。⑦多种药物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  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外,还有冬门酰胺酶、硫唑嘌呤、钙制剂、雌激素、异烟肼、甲硝唑、溴化钾、柳氮磺胺吡啶、磺胺、四环素、利尿性噻嗪药物等引起的血清AMY增多。

(3)血清AMY减少    一般无临床意义。有时见于胰腺变性萎缩。

 

十一、脂肪酶

脂肪主要存在在胰腺和肠黏膜中。

1、参考值  不同实验室或不同仪器及不同检验方法,其所得出的检验值不完全相同。

犬:90~527U/L

猫:25~375U/L

2、血清LPS增多   见于①肾小球过滤性能减小,也就是肾功能不足,见于肾前性、肾性和肾后性氮血症,肾脏衰竭时,此酶可增多2~3倍。②急性胰腺炎或坏死,此酶可增多3--4倍,但与胰腺炎的严重性不呈正相关。另外还见于胰腺脓肿、胰管堵塞和肿瘤,尤其是胰腺癌时,其酶值可极度增多。(3)小肠炎症和肠堵塞。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、肝脏疾病等,也有适度增加。而地塞米松过多治疗时,此酶可增多5倍以上,其胰腺可能无炎症表现。⑤猫胰腺炎时,多表现为高脂血症,其LPS可能正常。⑥诊断胰腺炎时,用LPS比AMY检验更有意义,但其价格较贵,半衰期也短,只有2小时。

3、血清LPS减少   一般无临床意义。有时见于胰腺变性萎缩。

    

三十二、胆碱酯酶 (CHE)

有两种,一种叫真性或全血胆碱酯酶(ACHE),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、红细胞、大脑灰质、大鼠肝脏,用于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;另一种叫假性或血清胆碱酯酶(SCHE),主要存在于血清、脑白质、肝脏、胰腺和小肠黏膜等,用在诊断肝脏疾病。

降低主要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、各种肝脏疾病、肿瘤。

 

三十三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SH-Px)

GSH-Px是一种每个分子里含有4个硒原子的金属酶。它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反应,使其生成氧化型谷胱甘肽和水,从而分解过氧化物,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,防止变性和坏死的作用。

利用GSH-Px活性不同,可将GSH-Px分成二种同工酶,一种是依靠硒的亚硒GSH-Px,亚硒GSH-Px能利用过氧化氢或有机氢过氧化物作为基点;另一种是不依靠硒的谷胱甘肽转移酶,此种同工酶用有机氢过氧化物(如氢过氧化枯烯)作基质,检验的酶活性比用过氧化氢低。

迄今已证实,GSH-Px中含硒量多,又以不同的含量存在于各种组织中,动物血液中GSH-Px活性的98%存在于红细胞中,红细胞中 GSH-Px活性与其它组织中含硒量呈正相关。因此,检验红细胞 内的GSH-Px活性,就能知道机体中缺硒或不缺硒。

 GSH-Px在37ºC时参考值(u/g HGB):牛19—36、棉羊60—180、猪100—200、马30—150。降低见于肌营养不良(白肌病),子猪肝营养不良和桑葚病,幼驹腹泻和小鸡渗出性素质病等。


电话:销售:18544149753、叶总:13910149317、熊总:13902290016、Frank Wong: +8618688155358 (Intl Sales Dept)

邮箱:52887039@qq.com | Intl Sales Dept: sales@promisemedic.com

地址:长春市绿园区西新工业集中区

图片展示

© 长春市曼特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

备案号: 吉ICP备16004050号-1 

© 长春市曼特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   备案号: 吉ICP备16004050号-1

在线咨询
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

联系方式
热线电话
销售:18544149753、叶总:13910149317、熊总:13902290016、Frank Wong: +8618688155358 (Intl Sales Dept)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扫一扫二维码
二维码